間間亮作文
蜿蜒的永寧江上燈光點點,繁茂的蜜橘林中紅燭閃閃。整個黃巖城都沉浸在一片熱鬧與歡樂之中。雖沒有歐陽修筆下“花市燈如晝”那般耀眼,可是比起來,卻獨有一番風(fēng)味。不消說,準(zhǔn)是正月十四晚上的“間間亮”又開始了。
照例,正月十四晚上是要放橘燈的,因此,從正月開始,家家戶戶就都會挑起橘子皮來。挑這些橘子皮,可還有些講究:皮不能碎,只能分瓣;而且每瓣分得也要均勻些,不然晚上上了燈,光投在地上,樣子會不好看;橘子皮不能太小,不然包不住紅燭;也不能太大,紅燭在里面又不好固定……經(jīng)過一番精心挑選,到了正月十四那天,能夠剩下的好橘皮也就所剩不多了。
正月十四早上,家家都用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橘皮來做橘燈。橘燈的形式豐富多樣,有一種叫橘花燈的燈最有意思:用竹皮編一個同橘子差不多大小的小花籃,把橘皮放入花籃中,再在橘皮里放上紅燭,日暮時分,把它掛在房檐、窗臺上,燭光投在地上,就如同盛開了的花一般,因此,這樣的燈也叫做“橘花燈”。
到了晚上,黃巖城頓時熱鬧了起來:鄉(xiāng)下有橘子樹的,必定來到橘林,在橘樹上掛上紅燭,再給樹好好澆一次水;城里的人雖不能掛紅燭,但他們也能舉辦舞龍、劃旱船等極富本地特色的文藝活動,城里城外,好不熱鬧。
黃巖人民還會把一些橘燈放到黃巖的母親河——永寧江的上游,橘燈順流而下,仿若一條蜿蜒的火龍在匍匐前進。永寧江兩岸都坐滿了看燈的人,甚是熱鬧。
據(jù)村里的老大爺說,這“間間亮”的習(xí)俗,還和抗倭名將戚繼光有關(guān)。當(dāng)時,戚繼光在黃巖城打仗,到了夜晚,燈火用盡,看不見敵兵。于是,百姓就將紅燭用橘皮包著,掛在房檐、屋角、樹上、路邊,甚至河上,當(dāng)時,整個黃巖城都是亮堂堂的,當(dāng)然,戚繼光也就打贏了這一場戰(zhàn)爭。現(xiàn)在,仗不打了,這個習(xí)俗卻保留了下來。
黃巖盛產(chǎn)橘子,橘子是很多人收入的來源,每一棵橘樹,每一個橘子都彌足珍貴。因此,在正月十四,黃巖人才會有這么大的活動,來祈求來年的豐收、吉祥。“間間亮”,亮了整個黃巖城,更亮了每一個黃巖人的心。
本文標(biāo)題:間間亮作文
電腦版地址:http://www.hsgfkln.cn/jieri/yuanxiao/13138.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fanwen.co/jieri/yuanxiao/13138.html
電腦版地址:http://www.hsgfkln.cn/jieri/yuanxiao/13138.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fanwen.co/jieri/yuanxiao/131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