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作文
漆黑的夜晚,天上沒有點點的星星。是什么將大地照得如此明亮?抬頭遠望——是月亮。
今天的月亮格外大、格外亮。透過黑壓壓茂密的樹枝,它像一個大玉盤,嵌在夜幕中。這就是我對月亮的初印象——黑暗中的使者。
瞧它的顏色,白中泛著點灰,在天空中閃著銀光。倘若將它比作一種花,我想你不會說它像牡丹般花枝招展,也不會說它像菊花般超凡脫俗。我認為,它恰恰像周敦頤眼中的蓮,高潔傲岸,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能獨自撐起一片天。
在我心中,它還是孤寂而又清高的。透過月亮的亮部去看深灰色的月影,仿佛可以觀賞到嫦娥在凄涼的廣寒宮中撫琴。她的神色中掠過一絲憂傷,長此以往,她早已熟悉了孤寂的生活。她的面色有些許紅潤,粉撲撲的。兩只白凈的手在琴上來回翻動,奏出了動人的旋律,在宮中回蕩,玉兔在她的腳邊睡著。那可憐的吳剛,依舊執(zhí)著地舉著斧子奮力砍著那永遠不倒的桂花樹。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為什么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借月亮來寄托情思呢?不管你在什么地方,月亮都是共有之物,就像“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中作者高潔的志趣一般,不會發(fā)生改變,F(xiàn)在的人們白天忙于自己的事業(yè),繁忙的生活節(jié)奏讓人們來不及思考,也來不及停下來細細感受。而當夜深人靜時,內心的孤寂便會爬上心頭,人們需要通過月亮來排遣心中的憂郁。神秘的月亮連接著兩地游子的心,見月思鄉(xiāng),也就不奇怪了。
寫到這兒,我開始思考,月亮究竟給了我什么?我想,它照亮了我歸家的路;在夜晚與我并肩“作戰(zhàn)”,奮筆疾書,給予我陪伴;它給了我自信,告訴我明天會更美好;它愿意聆聽我的心里話,做我的“心語橋”。
這個夜很靜寂,但不孤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