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詞牌名家詞選1500篇大全集之901—950篇(12)
此詞詠梅雪,而實(shí)為羈旅別情之作,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有人說作于周邦彥入太學(xué)時期,但沒有確證。
937.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是北宋詞人歐陽修的作品。此詞寫了夏日傍晚,陣雨已過、月亮升起后樓外樓內(nèi)的景象,描繪了閨情樂趣,幾乎句句寫景,而情盡寓其中。
據(jù)胡適考證《錢氏私志》(舊本或題錢彥遠(yuǎn)撰,或題錢愐撰,或題錢世昭撰。錢曾《讀書敏求記》定為錢愐)后認(rèn)為,該詞為歐陽修在河南錢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昆體骨干詩人)幕中,與一妓女相親,為妓女作。時天圣九年(1031)至明道二年(1033)期間,歐陽修在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據(jù)錢世昭《錢氏私志》:“歐陽文忠公任河南推官,親一妓。時先文僖(錢惟演,謚文僖)罷政為西京留守,梅圣俞、謝希深、尹師魯同在幕下,惜歐有才無行,共白于公,屢微諷之而不恤。一日,宴于后園,客集而歐與妓俱不至,移時方來,在坐相視以目。公責(zé)妓云:‘未至,何也?’妓云:‘中暑往涼堂睡著,覺而失金釵,猶未見’。公曰:‘若得歐陽推官一詞,當(dāng)為汝償。’歐即席云(此詞),坐皆稱善。遂命妓滿酌賞飲,而令公庫償釵,戒歐當(dāng)少戢。”如果系于此詞的本事不假,則此首可能作于天圣九年(1031)至明道二年(1033)期間,時歐陽修在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938.定風(fēng)波·兩兩輕紅半暈腮 (蘇軾)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雙拒霜,獨(dú)向君猷而開,坐客喜笑,以為非使君莫可當(dāng)此花,故作是篇。
兩兩輕紅半暈腮,依依獨(dú)為使君回。若道使君無此意,何為,雙花不向別人開。
但看低昂煙雨里,不已。勸君休訴十分杯。更問尊前狂副使。來歲;ㄩ_時節(jié)與誰來。
全詞,采用擬人、設(shè)問的手法,強(qiáng)化了詞的主觀感情色彩。“雙拒霜獨(dú)向君猷而開”,景語含蓄,比直說更有意味。芙蓉花是那樣的真情癡情,誰不為之動心。“來歲,花開時節(jié)為誰來?”用筆越曲,含情越深,留下了長久的回味。
《定風(fēng)波》作于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十月。徐君猷上任只有一年半時間。在較為平靜的東坡心田里,徐守政績視甚明顯。蘇軾應(yīng)孟亨之通判之邀,在秋香亭對飲言歡,以頌徐守之功德。蘇軾作此詞和《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飲酒以詩戲之》詩以志之。
939.浣溪沙·種松竹未成 (辛棄疾)
草木於人也作疏。秋來咫尺共榮枯。空山晚翠孰華余。
孤竹君窮猶抱節(jié),赤松子嫩已生須。主人相愛肯留無。
《浣溪沙·種松竹未成》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這首詞大約作于宋寧宗慶元三、四年(1197年、1198年)間,時作者移居鉛山瓢泉新居一年稍多一點(diǎn),所種松竹尚未成長起來,加之以言者論列,罷官觀,生活索寞,感而賦詞,托物言情,抒寫了胸中不平之氣。
這首詞大約作于宋寧宗慶元三、四年間,時作者移居鉛山瓢泉新居一年稍多一點(diǎn),所種松竹尚未成長起來,加之以言者論列,罷官觀,生活索寞,感而賦詞,托物言情,抒寫了胸中不平之氣。詞的上片寫咫尺枯榮之感。首句慨嘆不僅遭人疏遠(yuǎn),連草木也疏遠(yuǎn)他。“秋來”句緊承上句,言草木原本枝繁葉茂,可秋天一到,葉落枝枯,轉(zhuǎn)眼之間,榮枯各異。而辛棄疾于是年九月落職閑居,由地方高級官吏淪為庶人,咫尺之內(nèi),有天壤之別。如果兩者不是巧合,就是托物寓意,其感慨是非常深沉和強(qiáng)烈的。詞的下片寫歲晚松竹之戀。“孤竹君”句寫竹。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蔽而食之”,后遂餓死。本句似用這個典故,言孤竹君二子雖窮餓而死,猶守節(jié)不移,借以喻指所種之竹雖然窮盡,其“節(jié)”仍在。“赤松”句寫松。言其雖然幼嫩,但已生出枝葉,成長可期。松、竹、梅為歲寒三友,不怕歲寒,節(jié)概可稱。這兩句詞既照應(yīng)詞題“種松竹未成”,又頌揚(yáng)了松、竹的節(jié)操,暗示他要以松、竹為友。故詞結(jié)句說:“主人相愛肯留無”,言作為新居的主人,我愛松、竹,不知松、竹能否為我留存,從詞題生發(fā)開來,表明企盼所種松、竹能順利成活,伴隨自己度過歲晚這段艱難的日子。
電腦版地址:http://www.hsgfkln.cn/sucai/gaokao/13879.html
手機(jī)版地址:http://m.fanwen.co/sucai/gaokao/138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