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詞牌名家詞選1500篇大全集之101—150篇(9)
《中華詞牌名家詞選1500篇大全集》101—150篇
131.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 (晏幾道)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shù)行書,秋來書更疏。
衾鳳冷,枕鴛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
《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此詞抒寫的是居者思行者的情懷:上闋寫人,情不如物,表達男子的薄情,女子的癡情;下闋由眼前的憂思而轉(zhuǎn)述到夜間的愁思,訴說其處境的悲涼、相思的痛苦。
全詞在藝術(shù)技巧上運用層層遞進的手法,把人物面對的情感矛盾逐步推上尖端,推向絕境,從而展示了人生當中不可解脫的一種深沉的痛苦,詞情由相思上升到怨恨再到絕望,跌宕起伏;同時此詞音韻和諧優(yōu)美,語淡情深,堪稱佳作。
132.憶秦娥·長飄泊 (納蘭容若)
長飄泊,多愁多病心情惡。心情惡。模糊一片,強分哀樂。
擬將歡笑排離索,鏡中無奈顏非昨。顏非昨。才華尚淺,因何福薄。
《憶秦娥·長飄泊》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代表作之一,全詞把原屬個人的哀怨融擴為帶有普遍性的人性抒發(fā),愁情常似不經(jīng)意的隨口擲發(fā),卻不使人嫌其直率淺露。從而引發(fā)讀者的共鳴,具有了獨特的美學個性和強烈的感染力。
“福薄”二字是為感慨所在。“多愁多病”之身,長年飄泊之境,朱顏衰敗之景,種種不如意事如此,遂令、“心情惡”,盡管“擬將歡笑”來排遣索寞難耐的離愁別緒,但奈何日月蹉跎,人生易老,故而只有自嘆自恨福薄了。
133.朝中措·平山堂 (歐陽修)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朝中措·平山堂》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這首詞是作者在平山堂送別友人劉敞時所作。平山堂是作者守揚州時所建,幾年后重上平山堂,借酬贈友人之機,追憶起過去的豪達生活:親手種植楊柳、揮筆著書賦文愈萬字,飲宴堂上,千杯不醉。全詞寫出了作者意在山水之間的情感,塑造了一個風流儒雅、豪放達觀的“文章太守”形象。詞風豪放,在歐詞中極為少見,對后來蘇軾的豪放詞產(chǎn)生過一定的影響。
134.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jù),和夢也新來不做。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此詞是宋徽宗趙佶于1127年與其子欽宗趙桓被金兵擄往北方時途中所寫,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慘寫照。全詞通過寫杏花的凋零,借以哀傷自己悲苦無告、橫遭摧殘的命運。
此詞是宋徽宗趙佶于1127年與其子欽宗趙桓被金兵擄往北方時途中所寫,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慘寫照。全詞通過寫杏花的凋零,借以哀傷自己悲苦無告、橫遭摧殘的命運。
135.天香·龍涎香 (王沂孫)
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汛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甆候火,還乍識,冰環(huán)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云氣。
幾回殢嬌半醉。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惜余熏,空篝素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