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詞牌名家詞選1500篇大全集之1001—1050篇(5)
上闋從蜂蝶鶯燕繞花飛舞落筆,熱鬧生動(dòng)、充滿情趣;用口語、俗語入詞,在以雅為主的詞壇上別具一格,表現(xiàn)出另一種美學(xué)趣味。
1012.甘草子·秋暮 (柳永)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gè)、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這首《甘草子》是一篇絕妙的閨情詞,屬小令詞。
上片寫女主人公池上憑闌的孤寂情景。秋天本易觸動(dòng)寂寥之情,何況“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比喻貼切,句中“亂”字亦下得極好,它既寫出雨灑衰荷歷亂驚心的聲響,又畫出跳珠亂濺的景色,間接地,還顯示了憑闌凝佇、寂寞無聊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緊接著,以頂針格寫出“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兩句。詞連而境移,可見女主人公池上闌邊移時(shí)未去,從雨打衰荷直到雨霽月升。雨來時(shí)池上已無鴛鴦,“冷徹鴛鴦浦”即有冷漠空寂感,不僅是雨后天氣轉(zhuǎn)冷而已,這對女主人公之所以愁悶是一有力的暗示。
過片“池上憑闌愁無侶”一句收束上意,點(diǎn)明愁因。“奈此個(gè)、單棲情緒”則推進(jìn)一層,寫孤眠之苦,場景也由池上轉(zhuǎn)入屋內(nèi)。此詞妙結(jié)尾二句別開生面,寫出新意:“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荷塘月下,軒窗之內(nèi),一個(gè)不眠的女子獨(dú)自調(diào)弄鸚鵡,自是一幅絕妙仕女圖。而畫圖難足的,是那女子教鸚鵡念的“言語”,不直寫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語”,而通過鸚鵡學(xué)“念”來表現(xiàn),實(shí)為婉曲含蓄。鳥語之后,反添一種凄涼,因鳥語之戲不過是自我安慰,又豈能真正遺志空虛。
《金粟詞話》云:“柳耆卿‘卻傍金籠教鸚鵡,念粉郎言語’,《花間》之麗句也。”是說柳永此詞的尾句,類花間派,語辭艷麗,各是異彩,如“真珠”、“月華”、“鴛鴦”、“金籠”、“鸚鵡”等皆具辭彩。然不同的是環(huán)境的華美不能掩蓋人物心境的空虛,這樣寫恰有反襯的妙用。
1013.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 (晏幾道)
柳下笙歌庭院,花間姊妹秋千。記得春樓當(dāng)日事,寫向紅窗夜月前。憑誰寄小蓮。
絳蠟等閑陪淚,吳蠶到了纏綿。綠鬢能供多少恨,未肯無情比斷弦。今年老去年。
開頭兩句,描述昔日相聚的歡樂,有人物,有活動(dòng),有環(huán)境,寫得充實(shí)而概括,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shí)富貴之家的那種歌舞升平、安樂豪華的生活景象。在這個(gè)生活圈子的姊妹行中,便有令人思念的小蓮。接下來,作者把前兩句的描寫歸結(jié)為“春樓當(dāng)日事”,并把這些回憶寫成書信,想要寄給小蓮。至此,筆鋒陡轉(zhuǎn),“憑誰寄小蓮”,因?yàn)椴恢∩徤碓诤翁,這美好的回憶已無法與她共享了,由此不免引發(fā)感傷。
下片開頭,雖是化用李商隱的名句,但與原作并不全同,“等閑”、“到了”兩個(gè)詞語起了不小作用,使句意增加了一層無可奈何的感嘆,既是“推陳”,更見“出新”,小晏這種藝術(shù)手段,尤其值得贊賞。最后三句,感嘆人們都一年一年地逐漸老去,今天雖然仍是“綠鬢”,但畢競承受不住愁恨的煎熬,然而又是仍在苦苦支撐,還不至于立刻就到“斷絞”的地步。三句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委婉曲折,終于訴盡了九轉(zhuǎn)回腸。
全詞描寫詞人對小蓮的思念:大概是和小蓮隔別很久了,消息不能通,思之歪切,不覺形于筆墨,纏綿往復(fù),仿佛有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螨炬成灰淚始干”的情思。對一個(gè)歌妓能夠這樣真摯,可見詞人對女性絕無輕薄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