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前先編寫好作文提綱
現(xiàn)在學生寫作文,提起筆洋洋灑酒的寫起來。這種天馬行空,不加思量的作文,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要想讓自己寫的作文層次分明,詳略得當,下筆之前最好先編寫作文提綱。
編寫作文提綱就是將構思階段的立意、選材、組材的成果用簡潔的文字固定下來,使行文有個大體的框架,不至于想一點寫一點,弄得顛三倒四,雜亂無章。
學生怕編寫提綱,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編寫提綱費時而不實。老師叫學生編提綱,有的學生想出一個“萬能”作文提綱:第一部分,事情的引起;第二部分,矛盾沖突的發(fā)展;第三部分,事情的結局。這樣的“提綱”當然對寫作文不起什么指導作用。其實,作文提綱是文章的骨架,編提綱不是圖形式,而是自己寫作文時的依據(jù)。寫文章只有成竹在胸,才能落筆成章。“磨刀不誤砍柴工”,課堂作文編好提綱再成文,看似分成了兩步,實質(zhì)上反而比想一點寫一點省時得多。作文提綱可以寫成“提要式”,也可以寫成“條目式”。
寫提要式的提綱不必成文,只要顯示出組織材料的線索就行。比如寫朱自清的《春》“盼春→繪春(描繪畫春花、春風、春雨、春人)→贊春(三個比喻:新、美、力)
條目式的提綱分兩步走,第一步先將題目有關的材料一一羅列;第二再篩選、歸類,按順序排列。為實用計,提綱可力求簡約,能用幾個字代替的,就用幾個字代替,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例如,我們寫一篇《“人生就是一件交易”論可以休矣》的議論文,有位學生是這樣列提綱的:
提綱(甲)1、公開,實際,三種表現(xiàn);2、巴爾扎克的守財奴老葛朗臺的座右銘;3、批評之必要;4當時巴爾扎克即批評,不齒;5、害己,誤國;6、人生不是一種交易,舉文天祥、瞿秋白、劉胡蘭的事;7、“有便宜不占”,“百家姓”;8、人格,尊重自己;9、與外國交往;10、與自己方便;11、棺材;12、“資本來到人間。”
提綱(乙)1、座右銘,本質(zhì),國外傳入,“棺材”,批判之必要;2、三種表現(xiàn)變種;3、小則害自己,大則誤國;4、英雄:文、瞿、劉,當時巴即批評,不齒;5、尊重自己的人格。
提綱(甲),表示開始構思時,材料是零亂的,但是構思時出現(xiàn)的思想火花決不要放過,先記下來。繼續(xù)構思時,根據(jù)行文需要,整理這些材料有的淘汰(如12),有的組合,重新排列順序成提綱(乙),這份提綱就有了文章的基本骨架了。
總之,寫作文之前寫一個提綱,至少要打個腹稿,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會結構分明,層次清楚,詳略得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