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名著導讀:《射雕英雄傳》新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2)
與此同時結義兄弟楊康也來到岳州,他利用盜取來的丐幫打狗棒,企圖假冒丐幫新任幫主,驅使幫眾投降金國,靖、蓉及時趕到,揭穿了楊康的陰謀。
數(shù)日后,靖、蓉為尋找岳飛的《破金要訣》(在《倚天屠龍記》中被郭靖編訂為《武穆遺書》)來到瀘溪鐵掌幫重地,結果行蹤暴露,黃蓉被鐵掌幫幫主裘千仞打成重傷,幸得已經(jīng)退位出家的“南帝”一燈大師救助才免一死。此間,歐陽鋒伙同楊康竄入桃花島,將在島上做客的江南七怪中的朱聰?shù)任迦藲⒑,并趁機嫁禍黃藥師,企圖在武林中掀起一場血腥風波,致使郭靖、黃蓉這一對有情人反目為仇。事后黃蓉機智地識破了歐陽鋒、楊康的陰謀,洗雪了這一冤獄,并將作惡多端的楊康除掉,但她自己卻落入了歐陽鋒的魔爪。郭靖聞聽事情真相,心中愧疚萬分,便四處奔走尋訪黃蓉下落,結果卻是音信皆無。
半年以后,郭靖尋訪到了蒙古大漠,正趕上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為了擒殺殺父仇人完顏洪烈,郭靖請命出征,被成吉思汗任命為右軍統(tǒng)帥。不久黃蓉、歐陽鋒也先后來到西征軍中,郭靖為了不讓歐陽鋒傷害黃蓉,答應抓到他后三次饒他不死。后靖、蓉聯(lián)手與歐陽鋒展開惡斗,數(shù)次將他擒獲,接著郭靖又依黃蓉之計,在攻打花剌子模都城撒麻爾罕的戰(zhàn)斗中立下巨功。成吉思汗西征成功,遂產(chǎn)生了南下攻宋的野心,郭靖不愿與自己的父母之邦作戰(zhàn),決心與母連夜逃離蒙古,不料卻被成吉思汗察覺,母子被擒,李萍為保兒子忠義,當場自盡,郭靖因哲別、拖雷相助才得以逃離蒙古。
郭靖慘遭巨變后,心灰意冷,幸得洪七公啟發(fā)教導才得以重新振作。第二次華山論劍日期已到,東邪、西毒、北丐以及少年高手郭靖紛紛出手,最后“武功天下第一”被逆練九陰真經(jīng)已經(jīng)瘋癲的歐陽鋒奪得。在華山之巔,郭靖與因誤會出走的黃蓉再次相逢,和好如初,最終結為一對武林俠侶。
《射雕英雄傳》謳歌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人生最高境界,作為一部讓人百讀不厭的江湖英雄史詩,它最完整地體現(xiàn)了大俠金庸的人格理想,以悲憤的激情,抒發(fā)了真英雄的江湖夢。這部具有濃重古典色彩的作品堪稱當代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既高雅又通俗,具有無可抹殺的文學價值。它的問世,甚至完全改變了中國武俠文學的敘事方式,體現(xiàn)了大無畏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在藝術技巧與內容上獲得了雙豐收,每一個讀者都能從中感受到東方歷史文化的獨異魅力。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金庸生于1924年,原名查良墉,祖籍為江西省婺源縣,出生在浙江海寧。查家為當?shù)孛T望族,有“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shù)人家”之譽。歷史上查家最鼎盛期為清康熙年間,以查慎行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之說,后全族人分入漢族八旗,正式成為包衣,F(xiàn)代查氏家族還有兩位知名人物,南開大學教授查良錚(穆旦)(四十年代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臺灣學術界風云人物、司法部長查良釗。出自海寧的著名人物還有王國維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金庸祖父查滄珊是“丹陽教案”的當事人。
8歲那年,金庸無意中看到武俠小說《荒江女俠》,“琴劍二俠”的行俠生涯深深地吸引了他。這是金庸看到的第一部武俠小說。之后,他便到處搜羅武俠小說,一睹為快。
15歲時,少年查良墉編寫的《給投考初中者》一書出版,暢銷省內外,初露才華。17歲時,查良墉做出了一件叛逆之事:寫了一篇題為《阿麗漫游記》的文章貼在學校墻報上,影射學校的訓導主任。他那時候的理想是當一名外交官。而抗戰(zhàn)后期,他如愿考進了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因為看不慣一些國民黨職業(yè)學生在大學里橫行霸道、整人打人,于是“行俠仗義”,抱打不平。誰知,他的“俠舉”惹了禍,校方勒令他退學。“查少俠”只好離開校園,開始了浪跡江湖的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