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經(jīng)典語錄98句:流水源泉千年在,光陰一去不回來(4)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語出晉·陶淵明《飲酒》。 連片的樹林,人們并不會去注意它,而單獨的一棵樹卻被眾人稱奇。比喻人們往往忽視平凡的群體,而較重視突出的個人。也有物以稀為貴的意思。
憐兒多與棒,憎兒多與食。
若是疼愛兒女,就應嚴格管教;若是憎惡兒女,就多多給他(她)吃。當然,嚴格教育,并不是要體罰,所謂“棒打出孝子”,是不可取的。而溺愛子女,充分滿足其欲望,那反而是害了他(她)。
廉官可酌貪泉水,志士不受嗟來食。
貪泉:廣州石門有貪泉,相傳飲之生貪心。據(jù)《晉書·吳隱之(按:吳為廣州刺史)傳》,隱之既至,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嗟來食:即“嗟來之食”,表示帶有侮辱性的施舍!抖Y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全句意為:廉潔的官員不怕飲用貪泉之水,即使他們飲用了貪泉的水,也不會變得貪心。有志氣的人是不會接受帶有侮辱人格的施舍的。
廉士重名,賢士尚志。
語出《莊子·刻意》。 品德高尚的人,重視自己的名聲。有才能的人,崇尚遠大的志向。
廉者不飲盜泉水,志士不受嗟來食。
盜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東泗水東北!痘茨献·說山訓》:“曾子之廉,不飲盜泉。”故常以“盜泉水”比喻以不正當手段得來的東西!∪湟鉃椋呵辶卟蝗∫圆徽斒侄蔚脕淼臇|西,有志之士不接受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廉者足而不憂,貪者憂而不足。
語出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后梁記》!×疂嵉娜,知足常樂而不憂慮;貪婪的人,憂心忡忡,永遠不會感到滿足。
良材不終朽于巖下,良劍不終秘于匣中。
優(yōu)良的樹材終不會在巖下腐朽,好的寶劍也不會永遠藏于劍匣中。說明優(yōu)秀人才不會永遠被埋沒,總有發(fā)揮才能的機會。
良工未出,玉石不分。
語出宋·普濟《五燈會元》十七!∮袷樯械膶氂癫赜谑校歉呙鞯墓そ,往往不能識別。比喻沒有“伯樂”式的人物,就不能辨別人才。
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烈士不毀節(jié)以求生。
語出《三國志·魏書·龐德傳》!(yōu)秀的將領,不會因為怕死而茍且避免災禍;壯烈之士,不會因為貪生而喪失氣節(jié)。
良金百煅而不失其彩,美玉百涅而不渝其潔。
語出《於陵子》!∧喝竞凇!∪湟鉃椋汉玫狞S金雖經(jīng)百煉,也不會失去其光彩。美玉雖然多次被染黑,也不會改變它的潔白。
良鳥戀舊林,良臣懷故主。
好的鳥兒依戀舊時棲息過的林木,忠良之臣總是懷念過去的主子。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好的禽鳥,會選擇樹木棲息。忠良之臣,總是選擇英明的君主。
良時正可用,行矣莫徙然。
語出唐·高適《送韓九》!≌鞘┱共湃A的大好時機,努力行動吧!不要辜負了好機會。
良善為身福,剛強是禍基。
善良會給人帶來幸福,爭強好勝則是惹禍的根源。
良田萬頃日食三餐,大廈千間夜眠八尺。
頃:土地面積的計量單位。一頃等于一百畝!∪湟鉃椋嚎v然有上百萬畝的土地,富甲一方,但是一個人一天三餐食量有限;縱然有千座大廈,但是一個人晚上所能享用的也只有八尺床那樣一小塊地方。說明不論你擁有多少財富,而個人所能享用的財富是有限的。意在教人應正確對待財富,不要做守財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