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詞牌名家詞選1500篇大全集之751—800篇
751.浪淘沙·紅影濕幽窗 (納蘭容若)
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曾是向他春夢里,瞥遇回廊。
《浪淘沙·紅影濕幽窗》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作的詞。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懷戀舊情而幽怨感傷者的形象。上片寫暮春落紅、雨后斜陽的景色,下片通過寫夢里在回廊又遇情郎,表達了對戀人的思念之情。全詞情景渾融,凄婉動人。
這首詞作于康熙年間。關于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詞人思念舊情人,為了表達內心對回廊相思之地的無限眷戀,故作下此詞;另一種說法是詞人在懷念亡妻盧氏,因而作下此詞。
752.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 (納蘭容若)
西郊馮氏園看海棠,因憶《香嚴詞》有感。
誰道飄零不可憐,舊游時節(jié)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綠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作的一首詞。該篇作品上闋由回憶昔日游玩時光道出對友人的思念,下闋描寫花紅柳綠的春天景象作結,極為別出心裁。
這首詞為納蘭性德在園中觀賞海棠時,面對海棠零落的場景,有感而作。龔鼎孳在康熙十二年(1673)曾任會試主考官,詞人正出其門下,是年秋,龔氏卒去;一些觀點認為此詞作者在總體風格上大體效仿龔氏,是為抒其悼懷龔氏之意。
753.一剪梅·詠柳 (夏完淳)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一剪梅·詠柳》是明末清初詞人夏完淳所作的一首詞。該詞上片寫南明的殘山剩水在落照中的凄涼景象,暗寓昏潰的南明小朝庭亦將不可避免的走向崩灒。下片點題,寫柳絮飄飛,往事不堪回首。全詞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詠柳表達了詞人對國家傾覆的無限哀傷。
夏完淳以一腔忠貞,把短短十七年的有限生命,完全投入抗清復國的大潮之中,所寫的詩、文、賦、詞,無不悲歌激烈,血淚淚交融。辭風師承陳子龍。近代況周頤《蕙風詞話》稱陳、夏及彭孫貽、王夫之等人的詞:“含于剛健,有風騷之遺則。”雖然豪情萬丈卻不劍拔弩張,往往借物言志,借景抒懷,使人從微風細雨中戚受驚雷,于深沉淺露中體驗悲威。此首《一剪梅》,也同樣是借詠柳來抒發(fā)一腔亡國之痛。
人在時空中本應是尤物之主,然而身際家國破敗之時,面對無動于衷的物象,只覺得空茫無著,無能為力。人不如柳,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人的崇高、人的靈性,又正在有痛苦。所以,詠柳系借柳之無情以返觀一己癡苦。全篇除首句“傷心” 字樣外,純以意象結撰,詞體小令,容量見大。疊句“昨歲”、“今歲”;“才過”、“又過”,承上是似斷而續(xù),啟下則綿悠深長,余意曲包。
754.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張孝祥)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shù),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氈鄉(xiāng),落日牛羊下,區(qū)脫縱橫?疵跸C,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