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詞牌名家詞選1500篇大全集之1201—1250篇(17)
這首詞,前片著重寫景,后片著重寫人,但又緊緊圍繞著一個(gè)中心,即閨怨。這樣,詞的氣脈就一氣貫串,不枝不蔓,人物形象也漸趨完滿。
1240.迎春樂·立春 (宇文虛中)
寶幡彩勝堆金縷,雙燕釵頭舞。人間要識春來處。天際雁,江邊樹。
故國鶯花又誰主。念憔悴,幾年羈旅。把酒祝東風(fēng),吹取人歸去。
《迎春樂·立春》是金代詩人宇文虛中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這首詞通過對南方故國立春日人們種種表現(xiàn)和自然景物的記憶,表達(dá)了作者真誠的家山之想,故國之思。以樂襯悲的映襯手法,使這首詞感慨雖深,愿望雖切,但整體卻清疏淡雅,遷徐從容。
金朝初期,金利用遼宋舊臣立典章制度,凡知名人士,皆加禮遇。這些人中間,有的腆顏忘恥,有的則隱忍蘊(yùn)仇,宇文虛中就是屬于后者。宇文虛中是在南宋初期(高宗建炎初年,1127年)以資政殿學(xué)士充“析請使”而留金的。金主對他十分重視,尊他為“國師”,并把他的家眷也一同遷到都城。而宇文虛中卻不忘亡國大恥,對金王朝一直耿耿于懷。這首詩即在此背景下寫成。
1241.漁歌子·曉風(fēng)清 (顧敻)
曉風(fēng)清,幽沼綠,倚欄凝望珍禽浴。畫簾垂,翠屏曲,滿袖荷香馥郁。
好攄懷,堪寓目,身閑心靜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無心較逐。
這首詞是抒懷之作。
上片頭二句,寫出幽靜的環(huán)境。“倚欄”一句寫在這幽靜的環(huán)境中,人也悠閑自在,倚欄欣賞著珍禽戲水。“畫簾”三句,寫觀景后回到室內(nèi),滿身還留有荷花的清香,更見其閑適。
下片前三句,直述對此景的感觸,足以舒展心懷,足以清新耳目,像這樣的閑靜日子,平生已可滿足了。結(jié)尾三句,有“對酒當(dāng)歌”之意,因?yàn)樗X得光陰短促,所以人要與世無爭,莫圖名利。這首詞在曠達(dá)之中,透露著光陰促迫之感。
1242.六幺令·長江千里 (李綱)
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
歌沉玉樹,古寺空有疏鐘發(fā)。
六代興亡如夢,苒苒驚時(shí)月。
兵戈凌滅。
豪華銷盡,幾見銀蟾自圓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樹森如發(fā)。
誰念遷客歸來,老大傷名節(jié)。
縱使歲寒途遠(yuǎn),此志應(yīng)難奪。
高樓誰設(shè)。
倚闌凝望,獨(dú)立漁翁滿江雪。
《六么令·長江千里》,是宋代名臣李綱的詞作。通過描寫長江、鄱陽湖景致,感嘆潮落潮生,但是最終發(fā)出“此志應(yīng)難奪”的鏗鏘之聲,表現(xiàn)了作者的矢志不渝。
要理解李綱這首詞中的思想感情,先要對他的政治立場和生活經(jīng)歷有一個(gè)大概的了解。李綱的一生是堅(jiān)決主張抗金的,是著名的抗戰(zhàn)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在宣和七年,金兵進(jìn)犯,宋徽宗驚慌失措,急于逃避時(shí),李綱曾刺臂血上書,力主抗戰(zhàn)。宋欽宗以李綱為兵部侍郎,后為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汴京,李綱以尚書右丞任親征行營使,“登城督戰(zhàn),殺數(shù)千人,乃退”。(《大金國志》)主和派李邦彥等罷李綱以謝金人。南宋高宗即位,一度起用李綱為相,李綱積極備戰(zhàn),敵不敢犯。后因高宗聽信投降派讒言,李綱在位僅七十五天,又被罷免貶斥。到紹興二年(1132),才被任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徙洪州。晚年雖被起用,乃系外任,已無權(quán)過問朝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