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十二篇!早看早受益(6)
兒子四歲了,我與妻子商議,該讓他學著干點活了。
他能干點什么呢?
人天性喜享受權(quán)利,懶盡義務。而許多人卻能夠自覺的盡義務。其原因何在,據(jù)我的觀察和思考。父母對孩子幼時的教育,培養(yǎng)孩子盡義務的習慣,是至關(guān)重要的。
為人父母者,必須明白一點,如果在孩子世界觀形成的最重要時期,也就是幼年時期,不能給孩子養(yǎng)成盡義務的習慣。等有一天,比如說,到初中,你覺得事情不對了,要求他也應該為家庭盡點義務。這時,他絕不會覺得盡義務是應該的,而會認為是父母的刁難,他會要求你理解他,而這個理解,就是理解他享受權(quán)利的需要。至于義務,對不起!他腦子里沒有,因為你沒灌輸給他這種觀念,他沒有盡義務的習慣。到這時,你如果要管教,他會跟你耍潑放賴,或者離家出走,甚至威脅要死給你看。而且,這種孩子抗挫折能力特別差,一點委屈都不能受。
有鑒于此,兒子很小時,我就注意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意識。
前面說的為奶奶送飯是一例。
現(xiàn)在四歲了,要讓他干點活兒。
琢磨好長時間,決定先讓他學著洗手絹。
自此,兒子的小手絹就是自己洗了,盡管每次他自己洗完,妻子都悄悄的給他另洗一遍。(請注意,一定不能讓孩子看見,因為,那會減少孩子的成就感)每當看見兒子坐在小板凳上,邊洗邊唱歌,我感到非常高興。以后,讓他洗的東西逐漸增加,直至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七歲時,我又琢磨著,應該找一件他天天都可以干的活兒,讓他干。
我瞅上了刷碗這活兒。
這是一件可以天天干,又費時不多的活兒。既可以讓他天天有活兒干,又不會耽誤功課。反正,吃完晚飯馬上學習也不是什么好事兒。于是刷碗的任務又落到了兒子頭上,盡管一開始,他砸了不少碗,可是我不在乎,砸了再買,過了幾個月也就不砸了。這習慣,一直堅持下來了。甚至,在他參加高考的那幾天,這習慣也沒有改變。
直至今日,只要兒子在家,晚飯后刷碗就是他的任務。
他的媽媽現(xiàn)在已不上班,疼兒子,有時就說,不用兒子刷碗了,特別是周日晚上,吃完晚飯兒子要回學校,但兒子總是堅持刷完碗再走。
為父母者,給孩子一些盡義務的機會吧!這會使孩子人生的道路走的順利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