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寫的技巧和方法-簡筆勾畫
景物描寫的技巧和方法-簡筆勾畫
①元宵節(jié)的夜晚,天氣非常好,是一個很美麗的月夜。天空中有幾顆發(fā)亮的星星,寥寥幾片白云,一輪滿月象玉盤一樣嵌在藍(lán)色天幕里。它慢慢地藍(lán)空移動,把它的清輝撒在人間。(巴金《家》)
[簡評]
這幅元宵月夜圖真實自然,雖然不雕飾,不渲染,簡筆淡彩,也照樣生動、耐賞。
②美妙的五月之夜,迷人的月亮,睨著熟透的枇杷和酸甜的楊梅微笑;才噴開的榴花枝頭,有癡心的杜鵑一聲聲啼叫,也許讓飽含菜油麥粒的香味和青草氣息的清風(fēng)灌醉了。ㄖx璞《五月之夜》)
[簡評]
活潑的語調(diào),生動的比擬,巧妙的取景,雖只兩三句,卻把“五月之夜“寫活了。
③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象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jiān)視白洋淀的哨兵吧。(孫梨《荷花淀》)
[簡評]
“擠”、“挺”等詞極為傳神,兩個比喻也生動形象,所以盡管輕描淡寫,卻不乏情趣。
④魯鎮(zhèn)永遠(yuǎn)是過新年,臘月二十以后就忙起來了。四叔家里這回須雇男短工,還是忙不過來,另叫柳媽做幫手,殺雞、宰鵝;然而柳媽是善女人,吃素,不殺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燒火之外沒有別的事,卻閑著了,坐著只看柳媽洗器皿。微雪點點地下來了。(魯迅《祝!罚
[簡評]
祥林嫂因觸犯了封建“綱常”,竟被取消了擦洗祭祀用具的權(quán)利。這時,“微雪點點地下來了”,這一景象,給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氣氛蒙上了一層寒冷、陰沉的色彩,把祥林嫂此刻悲楚凄涼的感情,鮮明地襯托了出來。這寥寥數(shù)字,生動地嵌在情節(jié)之中,交融情景,以少勝多,真是“一語驚人”。
⑤虹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下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簡評]
這段千古傳詠的景物描寫僅四十二字,但其中動靜、遠(yuǎn)近變化無窮,聲、情、色相映成趣,令人目不暇接。
⑥巴扎羅夫起來把窗推了一下。窗門發(fā)出響聲,一下子就開了……他沒有料到會開得這么容易;而且他的手有點兒發(fā)抖。柔和的黑夜帶著它那差不多是黑色的天空,它那微微搖曳的樹木,和那清涼的露天空氣的芬芳,探頭進(jìn)屋子里來了。(屠格涅夫《父與子》)
[簡評]
巴扎羅夫同心愛的女友在一起時,心里甜美無比,以至眼中的景物也如此生動而含情。一個“探”字化動為靜,神情備至,省去了許多筆墨。
⑦在遠(yuǎn)處,天知道什么地方,有一個崗?fù)らW著一星微光,這崗?fù)た磥砗孟笳驹谑澜绲男谋M頭似的。(果戈理《外套》)
[簡評]
這是彼得堡的一個警察崗?fù),作者有意用遠(yuǎn)鏡頭把它的輪廓縮小成若隱若現(xiàn)、似有似無的“一點微光”,借以影射俄國封建農(nóng)奴制度的虛偽。
⑧阿末在此刻,一遇到兄的愛撫,心地也飄飄然地浮動起來了。伊從大姐接過孩子來,心情縱意的啜著面頰,一面走出店外去。北國的夏夜,是潑了水似的風(fēng)涼,撒散著青色的光,夕月已經(jīng)朗然的升在河流的彼岸。(有島武郎《阿末的死》)
[簡評]
寫到阿末得到哥哥愛憐后,作者又以恬適明快的筆調(diào)畫景,絕妙地烘托了阿末歡暢通無阻的心情。
⑨我們到了墓地,一片光禿禿的,毫無遮攔,滿眼都是木頭十字架,沒有一棵小樹遮蔭。有生以來,我不曾見過這樣凄涼的墓地。(普希金《驛站長》)
[簡評]
作者用白描手法,勾畫出一幅寂然、悲涼的墓地的圖畫,突出了驛站長生前潦倒窮困的遭遇,同時也寄托了作者對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的深切同情。
⑩波那雪沒有合上眼睛,這倒不是因為他那間小囚房非常不舒服,而是因為他擔(dān)心的事情過于嚴(yán)重。整整一夜他都待在他那張板鋪上面,聽見一點點響聲就會發(fā)抖;第一線日光溜進(jìn)他屋子里的時候,他覺得黎明的色彩全都是愁慘的。(大仲馬《三個火槍手》)
[簡評]
波那雪是一個小市民,是法國路易十三時代的“政界和情場的計謀的一個可敬的犧牲品”。他被糊里糊涂抓進(jìn)監(jiān)獄后,老怕自己被“掛到吊人的架子上去”。作者寫他對早晨陽光的感受便勾勒出他當(dāng)時愁慘的心境。
電腦版地址:http://www.hsgfkln.cn/zhidao/gaokao/1469.html
手機(jī)版地址:http://m.fanwen.co/zhidao/gaokao/14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