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yōu)化作文語言
近年來,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的發(fā)展等級明確要求文章語言必須有文采,這是值得注意并帶有導向性的備考信息。一篇耐人尋味的好文章,它的語言必須具備美感,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那怎樣優(yōu)化文章語言,提高其表達效果?當然非得下苦功夫學習語言不可,但也不是無章可循的,了解和掌握一些優(yōu)化文章語言的技巧,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試從三方面入手,談談優(yōu)化作文語言的技巧:
一.巧用字詞。
1.推敲字詞。
推敲字詞,就是對詞語進行比較、選擇、推敲、錘煉,以達到簡潔精練,形象鮮明,聲音優(yōu)美,富于情趣。所以,在指導學生進行優(yōu)化語言時,這一點就應該加以強調。例如,四通公司先后在《文匯報》上刊登四通打字機的廣告。1988年的廣告詞是“輸入千言萬語打出一片深情”,而1993年則改為“輸入千言萬語奏出一片深情”。該公司之所以更改廣告詞,是因為動詞“打”雖然緊扣“打字”的“打”,但不足之處是容易造成誤解,似乎操作這種打字機必須十分用力,而用“奏樂曲”的“奏”代替“打”,則給操作者以輕松、優(yōu)雅的感覺,從而使該公司的產(chǎn)品更加暢銷。又如下面這一段話:“有人憧憬白云,有人迷戀大海,有人喜歡高山,有人喜歡沙漠……無論在世界的哪個地方,哪個角落,都有一個很別致的風景。”都是表達“喜歡”的感情,卻用了各種不同的詞語,可見筆者在語言的推敲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2.疊字反復法。
疊字反復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變化的音符,巧妙地運用,可以給人以回環(huán)纏綿的感覺。如,一學生描寫“旭日東升”的一段話:“慢慢地,紅光擴展到半空中,樹梢上冒出了一段紅艷艷的圓邊兒,它向四周漫延著,逐漸變成了鐮刀形,接著又一縱一縱地向上爬著,不一會兒,露出半個通紅通紅的圓腦袋,就像被什么東西綴著一般。它喘了口氣,費力地一點一點地向上掙扎著,升騰著,終于掙脫束縛,‘騰’地跳了出來,射出耀眼的光芒,剎時,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圓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紅得可愛,紅得均勻。那鮮紅的顏色似乎要滴下來似的,恐怕香山的紅葉見了也會黯然失色呢。”這些疊詞的使用,會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感到一種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臨其境,給人以美的感染。
3、多用成語或四字短語。
在寫作過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語或四字短語,會使文章語言形成勻稱和諧之美。例如,某考生在《刺秦》中寫道:“駛進燕國的邊境,駛過滿是荒煙蔓草的曠野,駛過高峻險惡的大山,駛進人煙密集的城鎮(zhèn),駛進物資阜盛的城郭,離秦國越來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緊,我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又如,一個考生在作文里這樣寫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駱走沙漠,虎嘯山林,每一種生命都有它的最愛。”也非常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技巧。
二.美化句子
1.枝葉修飾法。
許多同學的作文,讀起來味同嚼蠟,語言缺乏表現(xiàn)力,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視句子的主干,而忽略了枝葉的修飾功能。換言之,若恰當?shù)睾侠淼匾?ldquo;定、狀、補”加以補充修飾,語句就會頓放異彩。例,“我曾無言地佇立,凝視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若添上枝葉,則變?yōu)?ldquo;我曾在這秋水之畔終日無言地佇立,凝視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倍感失意,就象所有跋涉在官場仕途的文人,孤獨的我常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失意。”一經(jīng)枝葉的修飾,一種孤寂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閑愁,呼之欲出,表達效果就更好。又如,若對“前面走來一個人”進行枝葉修飾,則可以為“前面走來一個女人”、“前面走來一個老太婆”、“前面走來一個滿臉笑容的老太婆”、“前面走來一個剛從鎮(zhèn)上回來的滿臉笑容的老太婆”、“前面走來一個剛從鎮(zhèn)上回來的手里提著一籃西紅柿的滿臉笑容的老太婆”,效果迥異。可見,修飾語的運用如給一幅素描填上細膩的色彩。
2.變換句式。
在一篇文章中,要組織好一連串的句子,需做到“嚴密而多變化”。“嚴整”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多變化”一般指句式不單調,能根據(jù)表達的對象、目的和具體語境靈活變換。例如某學生的習作中有這句話:“我在萬里晴空、云彩線兒都不見的、素常煙霧騰騰的山頭顯得眉目分明的這樣一個難得的好天氣去登泰山。”我們可時適當?shù)刈儞Q句式,改為“我在一個難得的好天氣去登泰山的。那一天,萬里晴空,云彩線兒都不見,素常煙霧騰騰的山頭顯得眉目分明。”這一變換,使文章的意思更加容易理解。
3.運用口語。
運用口語,俗中見奇,使語言呈現(xiàn)出純樸之美,寫作中可適當運用。如魏鋼焰在《憶鐵人》中曾這樣寫王進喜講辯證法:“一上路就看見一條標語撲面而來。兩分法前進!鐵人點了只煙,擰臉問我,你唱秦腔嗎?喜歡嗎?那里頭有些故事,叫人動腦筋。一個人嘛,得常常記得‘走麥城’。那位姓關的腦子里呀,先有個五虎上將,忘記得過五關斬六將,尾巴翹到天上去了。末了,怎么樣,垮啦。”
4.引用名言佳句。
引用名言佳句,特別是些貼近主題的名句,點綴在文章之中,增強文章理性升華之美。引用名言佳句分為兩種,一是明引,二是暗引。習作《感謝生活》中就有這樣一段描寫:“‘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我們登山,我們吟頌‘一行白鷺上青天’、‘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我們下水,我們吟哦‘漫江碧透,百舸爭流’,也來點‘逝者如斯夫’的感興;我們觀察星空,信手拈來‘天街夜色涼如水’;我們?nèi)褰Y伴,踏青郊游,‘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揮灑著青春的亮麗,走在路上,會隨口唱出‘讓我們蕩起雙漿……’這時,我們心頭會涌起無限的溫馨。是誰給了我們這一切?”筆者在敘述自己的成長的歷程中,信手拈來名言佳句,形象地抒發(fā)了自己對人生的認識。情思流轉自然,語言顯得清麗、雋永。又如,2002年高考滿分作文《選擇永恒》里寫道“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的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這就是使用了“暗引”的手段,使自己的語言更富表現(xiàn)力。所以,引用名言佳句,可使文章語言熠熠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