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記敘文寫作指導
一、寫記敘文如何扣準題意?
記敘文概括地說無非兩種:寫人或記事。寫記敘文如何扣準題目?一言以蔽之:把具體的人或事鑲嵌到題目中。
2007高考山東卷話題作文
請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選文體,且文體特征鮮明。
時間不會使(我對故鄉(xiāng)的)記憶風化
薔薇-故鄉(xiāng)
席慕容說: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敗落。闊別故鄉(xiāng)多年,我才吟出這一句詩的滋味;蛟S,“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記憶經(jīng)歷時光的打磨,反而愈發(fā)清晰了。
夢中常;氐焦枢l(xiāng)。那是一個安謐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后,似睡非睡間,總有幾聲歡快的蛙鳴,老牛“哞—哞—”的呼喊。有時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伙伴玩笑嬉戲,水花常常濺在挽起的褲管上……宿舍的人說我常常在夢中笑出聲。
時間就像是一條寬廣的河流,緩緩地從大堤上流過,洗去了塵埃,灌新了記憶。故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地浮在我眼前,六年來從未消失過。我常常懷念那些淳樸的鄉(xiāng)親,他們是不是也同樣惦念著漂泊在外的伢子呢?
初到城市,我緊緊握住小叔的衣襟不敢放開。那些紅燭,燈光,悠揚的薩克斯,快節(jié)奏的列車……一切向我涌來,讓我不知所措。想象中的城市應該是多一些安寧和淳樸的,一如我的故鄉(xiāng),那個多年來魂牽夢縈的地方。
時間有時候過得很慢,特別是久久收不到家信的時候。我在日歷牌上用鮮艷的紅筆圈出每一個收信的日子。對我來說那一天是新年,是最值得銘記的日子。圓圓圈圈,紅色有時密有時疏地散落在每一本日歷上,記載著好多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記憶。日歷不只明示給我時間,更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也許,這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說的“根”的感覺吧。
問及故鄉(xiāng),回信中常說哪里變了,哪里沒變。于是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記憶得以一點點修整,一點點完美。時間固然更改了故鄉(xiāng)昔日的容顏,卻風化不了她在我心中的記憶。某日在鍵盤上敲擊文字,洋洋灑灑一片全是記憶中的故鄉(xiāng)。隔幾日匯款單來了,除了稿酬,還有一句:
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敗落——席慕蓉。拿到單據(jù)的那一刻,淚水盈滿面頰。我不知道是誰特意寫給我的這句話,也許他/她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吧。記憶中的故鄉(xiāng),時間愈久便愈有分量。時間又怎么會風化她在我心中的記憶呢?
2007高考湖南命題作文
請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與經(jīng)歷,以“詩意地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注意】①注意題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襲。
(我童年時在江南古巷里的)詩意地生活
詩意地生活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意地生活,是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是一片閑適悠然的情懷。自懂事以來,便居住在這青瓦白墻的古巷中,清晨,巷口包點鋪的香味和著小販的叫聲氤氳在霧氣里。隔著木門可以聽到拖鞋打過青石板路面的響聲,踢踢踏踏,像一首慵懶的歌。執(zhí)一柄密梳,坐在雕花窗前,細細地理順,理順心中的煩悶苦惱,一天的心情便無比順暢。小巷的人們樸實醇厚,仿佛剛從桃源中走來,纖塵不染,小腳的老人們,走東家串西家,閑話家常,巷里大抵都是四合院子,家家戶戶都有著“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的景致,玉蘭開得正歡,潔白的瓣朵仿佛在綻放一個個的夢,這里的人們安然地體味人生,享受生活,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也不會占誰家便宜。他們會的,只是在院里的大樹下下幾場棋,在堂前的書案上揮毫潑墨,在桃花樹下拉著二胡、弦子。我有幸生活在這里,見證著這里淳樸的風氣,詩意飛揚的一切。
下雨的時候,雨絲浸潤著古巷,籠罩著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地為一個嬰兒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飲天降的甘霖。雨天人們是不怎么出門的,泡一壺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線裝書,吟著《雨巷》,也會有調(diào)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戲,清脆的笑聲如掛在檐角的風鈴,美妙悅耳,丁香般的姑娘,舉著油紙傘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讓人遐想。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約的詩,一花一木都充滿了靈氣,營造著詩意的氛圍。
詩意地生活在這古巷里,聽隔壁小姐姐的淺吟低唱,聽燕子交頸的呢喃?赐デ暗幕ㄩ_花落,望天上的云卷云舒,到黃昏,在夕陽下漫步,只嘆“夕陽無限好”,不管近不近黃昏。折一枝垂柳插在蓄滿清水的瓶中,尖尖的嫩芽像嶄新的剛剛萌發(fā)的夢,鏡子里是一片如花笑靨,花面交相輝映,保留一份童心,保留一片純凈,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像寫詩一樣去醞釀每一分情感,是古巷人們的共同特征。
我熱愛這片土地。這里純凈的心靈與天空,連空氣的味道都有棉花糖的香,待白發(fā)蒼蒼時,請故鄉(xiāng)的風再把我?guī)Щ卮说,吹一曲簫音,詩意地生活在這里,以終余年。
200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新材料作文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是唐詩中的名句。有人說,這是歌詠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說,這是暗指一種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說,這是嘆息“細雨”、“閑花”不為人知的寂寞處境;有人說,“看不見”、“聽無聲”并不等于無所作為;還有人說,這里的情趣已不適合當今的世界……請你根據(jù)自己讀這兩句詩的體會,展開聯(lián)想,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自定角度。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什么人或事我看不見聽無聲卻又在滋養(yǎng)著我給我美好的生命……感受沉默的父親給予我的愛
沉默的父愛
6歲。
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著騎車,旁邊站著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終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親依舊是那么筆挺地站著,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勵,沒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終于,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zhuǎn)過身,邁著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jīng)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著剛才父親冷漠依舊的眼神,兩行熱淚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