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我的作文教學(10)
還有《凡卡》一課以夢結(jié)束全文,作用是告訴人們凡卡讓爺爺帶他回去,這個愿望是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他還得過那種“狗都不如的生活”直至離開這個世界。做夢是每個人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不會做夢倒是有病了,為什么做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只有現(xiàn)實生活中實現(xiàn)不了的,才會在夢中出現(xiàn),一個走路都想著拾錢的人,才會在夢中拾到。
小學生也一樣,看到別人有一個很別致的文具盒,想要一個,可家長不給他買,他會做夢他終于有了新文具盒。
以《我的一個夢》為話題,說說自己做過什么夢,找一下做這樣的夢的原因,(當然奇怪的夢,無法解釋的夢除外)讓學生學會用夢境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才是用教材教,而不僅僅是教教材。
其他如:學了《燈光》寫“郝副營長真好”;學了《為人民服務》從一個方面聯(lián)系實際談感受,寫“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關(guān)愛他人,快樂自己”、“忠言逆耳利于行”,“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學了《草船借箭》寫“也說嫉妒”;學了《將相和》寫“和為貴”;學了《古詩兩首》寫“一悲一喜皆為國”;學了《厄運中的海倫》寫“面對海倫,我好慚愧”;……
寫“妙筆生花”從不硬性規(guī)定寫多少篇。要求誰想寫誰就寫,想寫多少寫多少。因為我在引導上站在學生的角度替學生著想:擬新穎別致的題目引起學生習作的興趣。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點撥,激發(fā)寫生寫作的欲望。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開啟學生思想情感的閘門。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都把寫當成很有樂趣的事來做,大都能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實際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自由表達,輕松成文。
這種訓練,將課內(nèi)課外閱讀結(jié)合起來,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閱讀教學真正與學生的生活學生的作文聯(lián)系起來,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拓寬了寫作的思路。
條件允許,也可進行較大量的習作訓練。如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是“魯迅”單元,本單元明確要求“繼續(xù)學習描寫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幾篇課文通過條理敘事以及對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和表情細致描寫等方法刻畫人物形象。導讀時,老師著重幫助學生弄清楚“為什么寫”和“怎樣寫”,然后進行仿寫訓練,寫人物特寫系列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和我》
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可以說集中體現(xiàn)在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上。因為語文是工具,終歸是為了應用。一個學生,識字再多,會解釋的詞語再多,會分段會歸納中心,并不是語文素養(yǎng)高的標志,能說會道,能讀會寫才是真本事,基于這個認識,語文教學,從出發(fā)點到落腳點都在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方面的目標,在作文教學中都能經(jīng)歷其實現(xiàn)過程,使每個學生在作文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學習的需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我們通常的語文課,往往把閱讀和習作割裂開來,閱讀課的任務是讓學生讀課文,分析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表達方法;習作課的任務是布置題目,輔導或講評作文。其實我們完全應該把閱讀和習作整合在一起,提高語文課的教學效果。
要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容,合理分配語文教學時間,語文課怎么上?1、學習生字生詞、讀課文。2、學生質(zhì)難問疑,擇其有價值的重點討論交流。3、品詞析句,體味語言文字的運用,為什么恰當說出理由。如《窮人》中“填飽肚子”中的“填”,《凡卡》中凡卡挨打時的“揪”“拖”“揍”,挨餓時的“一點兒面包”進而推敲詞語練習,詩〈柳笛〉中(1).毛桃樹站在村邊/遠遠地看見一只蜜蜂/就 紅了臉(羞、漲、笑)(2).還有那些普普通通的花朵/一轉(zhuǎn)身/就 在人們身后開放(跟、追)。4、著重學習表達方面的例子,進行仿說或仿寫練習。








